同样属于开公司、自己雇佣自己的形式办理新加坡身份,为什么有人选择投入百万新币,而有人却只需20万-30万新币?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新加坡PIC项目与普通自雇EP的本质差异中!
新加坡PIC项目属于自雇EP签证的特殊形式,为金融投资管理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移民途径。成为具有金融投资管理经验的人士获取新加坡身份的热门选择。与普通自雇EP相比,新加坡PIC专注于金融投资领域,在雇佣要求、办公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。
一、项目基本定义与定位
新加坡PIC项目是自雇EP的一种延伸,其核心特点是公司必须从事金融投资管理业务。项目要求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金融产品,主要收入来源于投资收益。与金管局支持的家族办公室项目相比,PIC项目的投资门槛更为亲民。
自雇EP就是申请人通过注册一间新加坡公司,成为公司股东兼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向新加坡人力部申请获得EP签证。月薪满足要求,可以带全家人移居新加坡。
二、申请条件对比
在投资门槛方面,PIC自雇要求100万新币起,而普通自雇EP仅需20-30万新币。雇佣要求上,PIC自雇无需雇佣本地员工,普通自雇EP则需要第一年雇佣1-2人,转永居时需增至3-4人。办公场地方面,PIC自雇免除租赁要求,普通自雇EP则必须租赁实体办公室。
三、运营特点比较
投资范围上,PIC自雇限定于金融产品投资管理,普通自雇EP则允许更广泛的经营范围。申请流程方面,PIC自雇可在公司注册后直接申请EP,节省大量时间成本,普通自雇EP原则上需运营半年才能申请,但目前处于过渡期,系统更新了公司信息就可以递交EP申请。
四、审批流程与风险控制
审批周期上,PIC自雇无需金管局审批,需要人力资源部审核,通常3-6个月完成,普通自雇EP目前同样需要3-6个月。运营风险方面,PIC自雇投资者可自主掌控投资组合,风险相对可控,普通自雇EP则需要承担传统创业的运营风险。税务政策上,两类项目都有机会享受一定的税务减免优惠。
五、项目适合人群分析
寻求海外商业拓展、有海外公司上市需求、想在新加坡创业、有真实高管经验、无法满足大国移民监、想要随行陪读以及想为子女提供优质教育的人都可以选择新加坡PIC项目或者EP自雇。只不过,新加坡PIC项目尤为适合具有金融投资背景的人。
经过以上对比不难发现,新加坡PIC和普通自雇EP各有千秋,关键在于申请人的专业背景和资金实力。如果您是金融投资领域的专业人士,拥有较强的资金管理能力,那么新加坡PIC无疑是更高效的选择;如果倾向于传统创业模式,普通自雇EP则提供更多的灵活性。无论选择哪种方式,建议咨询专业移民机构进行全面评估,确保选择更适合的移民路径。